太極拳的定名

太極拳的起源與創始

太極拳的運動特質

楊露禪廣傳太極

楊澄甫為太極拳定型

其他門派 (武、吳、孫三家)


太極拳經

太極拳補論

太極行功論

十三式總歌

太極拳說十要

論太極推手

 

 

太極拳的定名
太極拳,早期曾稱為“長拳 ”、“棉圈 ”、“ 十三勢 ”、“軟手”。清朝乾隆年間,山西人王宗岳著《太極拳論》,才確定了太極拳的名稱。“ 太極 ”一詞源出《周易繫辭》:“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。”含有至高、至極、絕對、唯一之意。

回到頁首

 
太極拳的起源與創始

關於太極拳的起源與創始人,眾說紛紜,大致有唐朝許宣平、宋朝張三峰,明朝張三丰,清朝陳王廷和王宗岳等幾種不同的說法。雖然張三丰和王宗岳各著有《太極拳論》,但現在有很多拳術家都認為近代各式太極拳皆源出陳家溝(註),乃明末清初之陳王廷所創。總的來說,太極極拳的來源是綜合吸收了明代各家拳法,特別是吸取了戚繼光的三十二勢長拳,並結合了古代導引、吐納氣功和中醫經絡學說以及古代的陰陽五行學說,以道教、太極、八卦等理論為太極拳的哲學基礎,使太極拳蘊含著豐富的中國統文化思想。

註:見顧留馨《太極拳術》(上海教育出版社)一書之考證。惟近人吳圖南則認為陳家拳之動作意念與近代太極拳有頗大差距,故認為是張三丰傳王宗岳,王傳蔣發,蔣傳陳長興。陳教導陳家溝子弟則授原陳家拳,另以蔣發所授傳楊露禪。(見馬有清之《太極拳之研究》(香港商務印書館)

回到頁首

 
太極拳的運動特質

太極拳在運動時,講究動作銜接緊密,勁斷意不斷,勢斷意相連,拳勢如春蠶吐絲綿綿不斷,又如長江之水滔滔不息。同時,太極拳運動也是對立统一的矛盾運動,在太極拳中存在着剛柔、虚實、動靜、快慢、開合、曲伸等既對立又統一,又可相互轉化的動作。

太極拳以「掤、捋、擠、按、採、列(剔手旁)、肘、靠、進、退、顧、盼、定」等為基本方法。在運動中,要求靜心用意,以意識引導動作,動作與呼吸緊密配合,呼吸要平穩,深勻自然,動作要中正安舒,柔和緩慢,身體保持疏鬆自然,不偏不倚,動作綿綿不斷,輕柔自然,動作弧形,圓活不滯,同時以腰為軸,上下相隨,周身組成一個整體。動作連貫協調,虛實分明。動作之間銜接和順,處處分清虛實,重心保持穩定。輕靈沉著,剛柔相濟。動作不浮不僵,外柔內剛,發勁完整。在推手中,要求以靜制動,以柔克剛,避實擊虛,借力發力,主張一切從客觀出發,隨人則活,由己則滯。尤其講究“聽勁”,通過體觸覺,來判斷對方力量的大小、方向、部位,並及時做出反應,如對方剛力來打,我則以柔化之,「動急則急應,動緩則緩隨」,隨人而動,隨機應變。

回到頁首

 
楊露禪廣傳太極

楊氏太極拳是中國太極拳主要流派之一,為楊福魁所傳。太極拳之能聞名天下,傳播全國,端賴其力。

楊福魁,字露禪 (1797--1872),河北永年縣人。自幼賣身於陳家溝陳德瑚家為傭。時陳長興於德瑚家講授拳藝,以楊伶俐聰敏,遂收入門牆。楊四十歲時,德瑚去世,遂離開陳家往永年太和堂藥號授拳。後因武禹襄介紹入京城,為溥倫貝子賞識,授技於端王府,尋薦入禁衛軍神技營為總教習。

京城本臥虎藏龍之地,各武師見其能享大名,而演拳時則綿軟遲緩,毫不著力,皆邀其較技,但接手頃刻,即一一為楊所敗,而「楊無敵」之名自此傳遍中原。

楊露禪傳其子楊班侯 (1837--1892),楊健侯 (1839--1917)。楊健侯又傳其子兆熊 (少侯),兆元,兆清(澄甫)。經過楊氏祖孫三代人之努力,在陳長興的太極拳基礎上加以發展,逐漸演變為近世的「楊家太極拳」。

回到頁首

 
楊澄甫為太極拳定型

楊澄甫為楊健侯之第三子,名兆清,字澄甫。生于1883年7月11日,逝于1936年3月3日。他秉承其祖其父遗風,兢兢業業,温和篤實。繼於北平授拳後,曾南下武漢、南京,赴廣州,至滬杭,桃李滿天下。其著名弟子有陳微明、閻月川,牛春明、李雅軒、傅鍾文、董英傑、鄭曼青等。

他在傳承太極拳時最特出之處在吸收王宗岳的拳論,把楊氏太極拳逐步定型。1925年,他囑咐弟子陳微明著《太極拳術》,按澄甫拳照詳加說明。1931年,又重拍拳照,編著《太極拳使用法》,1933年修訂為《太極拳體用全書》。

楊澄甫所處時代,楊拳已威名遍國內外。加之太極拳對於慢性病的防治有奇效,故更為普及。時武漢有一劉姓財主,邀澄甫往授拳,入城時歡迎隊伍排列千米之遙。當地有一善劍術的武師,多次要與澄甫比劍,皆為婉拒。彼遂稱楊畏懼,徒有虛名。澄甫迫不得已,只有下場一較。楊以竹劍對武師鋼劍。對方舉劍直向楊胸部猛刺,楊一個「等魚式」,武師即腕折劍落。然楊卻以不慎而引為憾事。其實,來者不善,應者必須以熟練招數反擊,此乃身不由己之事。稍加溫良怠慢,可能招致殺身之禍。

澄甫在杭州國術館任教務長時,館內有一拳名高某,其腳手同樣靈活,藐視太極而嫉妒楊之聲望,常出不遜之言,甚至在楊之教室喧鬧,楊忍無可忍,即應甚一試。高持大槍,楊持白蠟杆,高如餓虎般一槍刺來,楊杆只一抖,高槍即脫手落地,滿院觀者無不嘆服。

新中國成立後,國家體委按照楊架創編了二十四式簡化太極拳。又按陳微明,董英傑之拳照,把楊式太極整理為八十八式太極拳。後又以楊式為基礎,吸收陳、吳,孫氏太極拳的特點、創編了四十八式太極拳,統稱為國家套路。在各級體委的重視下,國家套路得到了廣泛的普及。

楊臨終前命徒董英傑攜其長子楊振銘(字守中)南下,自後楊家太極拳遂南傳於香港。

>回到頁首

 
其他門派 (武、吳、孫三家)

除陳家外,其餘之太極流派皆與楊家有淵源:

武家:楊露禪於永和堂授拳時,世家子武禹襄從其學。及後,武又於趙堡鎮隨陳青萍習陳式新架月餘。歸而融合為一,稱「武家太極拳」。武傳甥李經綸,李傳郝和。武、李兩家皆書香門第,故武式較少傳播,及郝和傳子月如,以家道中落,始以授拳為業。

吳家:楊露禪於京城任教習時,禁衛全佑(蒙古人,後改漢姓為吳)以踤跤聞名,但與楊多次較量,皆為踤倒。故投入楊露禪及楊班侯門下習藝。民國後,其子鑒泉及其二孫(公儀、公藻)再從楊少侯深造。1935年在滬設「鑒泉太極拳社」,專教楊家小架子。其拳式綿密鬆靜,獨具靜態之妙,以善化見長。戰後公儀、公藻先後南下香港定居,並廣設拳社,吳家拳遂大盛於香港。

孫家:形意、八卦名家孫祿堂素與楊澄甫善,曾擬請楊授太極,不果。後郝和至北京,因病棲遲,孫迎回家禮遇,郝感其誠,授以武家拳,孫學不匝月,即言得其神髓,隨即把太極合以八卦形意另創所謂「孫家太極」。

回到頁首

 
太極拳經

張三丰祖師遺論

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。尤須貫串。氣宜鼓盪。神宜內歛。無使有缺陷處。無使有凹凸處。無使有斷續處。其根在腳。發於腿。主宰於腰。行於手指。由腳而腿而腰。總須完整一氣。向前退後。乃能得機得勢。有不得機得勢處。身便散亂。其病必於腰腿求之。上下前後左右皆然。凡此皆是意。不在外面。有上即有下。有前即有後。有左即有右。如意要向上。即寓下意。若將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。斯其根自斷。乃壞之速而無疑。虛實宜分清楚。一處有一處虛實。處處總此一虛實。周身節節貫串。無令絲毫間斷耳。

原註云。此係武當山張三丰祖師遺論。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。不徒作技藝之末也。

回到頁首

 
太極拳補論

明‧王宗岳著

太極者無極而生。陰陽之母也。動之則分。靜之則合。無過不及。隨曲就伸。人剛我柔謂之走。我順人背謂之黏。動急則急應。動緩則緩。雖變化萬端。而理為一貫。由著熟而漸悟懂勁。由懂勁而階及神明。然非功力之久。不能豁然貫通焉。虛靈頂勁。氣沈丹田。不偏不倚。忽隱忽現。左重則左虛。右重則右杳。仰之則彌高。俯之則彌深。進之則愈長。退之則愈促。一羽不能加。蠅蟲不能落。人不知我。我獨知人。英雄所向無敵。蓋皆由此而及也。斯技旁門甚多。雖勢有區別。概不外乎壯欺弱。慢讓快耳。有力打無力。手慢讓手快。是皆先天自然之能。非關學力而有為也。察四兩撥千斤之句。顯非力勝。觀耄耋能禦眾之形。快何能為。立如平準。活似車輪。偏沈則隨。雙重則滯。每見數年純功。不能運化者。率自為人制。雙重之病未悟耳。欲避此病。須知陰陽相濟。方為懂勁。懂勁後。愈練愈精。默識揣摩。漸至從心所欲。本是舍己從人。多誤舍近求遠。所謂差之毫釐。謬以千里。學者不可不詳辨焉。是為論。

回到頁首

 
太極行功論

明‧王宗岳著

以心行氣,務令沈著,乃能收斂入骨。以氣運身,務令順遂,乃能便利從心。精神能提得起,則無遲重之虞,所謂頂頭懸也。意氣須換得靈,乃有圓活之趣,所謂轉變虛實也。發勁須沉著鬆淨,專注一方。立身須中正安舒,支撐八面。行氣如九曲珠,無往不利。運勁如百煉鋼,無堅不摧。形如搏兔之鶻。神如捕鼠之貓,靜如山岳,動如江河。蓄勁如張弓,發勁如放箭。曲中求直,蓄而後發。力由脊發,步隨身換。收即是放,斷而復連。往復須有摺疊,進退須有轉換。極柔軟,然後極堅剛。能呼吸,然後能靈活。氣以直養而無害,勁以曲蓄而有餘。心為令,氣為旗,腰為纛,先求展開,後求緊湊,乃可臻於縝密矣。

又曰:彼不動,己不動。彼微動,己先動。勁似鬆非鬆,將展未展,勁斷意不斷。又曰︰先在心,後在身,腹鬆氣沈入骨,神舒體靜,刻刻在心。切記一動無有不動,一靜無有不靜。牽動往來氣貼背,而斂入脊骨,內固精神,外示安逸。邁步如貓行,運勁如抽絲,全身意在精神,不在氣,在氣則滯。有氣則無力,無氣則純剛,氣若車輪,腰如車軸。

董英傑《太極拳釋義》對此三篇口訣有詳盡之解釋,可參考。

又曾昭然之《太極拳全書》(友聯出版社)亦附有陳微明對此拳論之分析。

回到頁首

 
十三式總歌

十三勢來莫輕視。命意源頭在腰際。變轉虛實須留意。氣遍身軀不少滯。

靜中觸動動猶靜。因敵變化示神奇。勢勢存心揆用意。得來不覺費功夫。

刻刻留心在腰間,腹內鬆淨氣騰然,尾閭中正神貫頂。滿身輕利頂頭懸。

仔細留心向推求,屈伸開合聽自由。入門引路須口授,功夫無息法自修。

若言體用何為準,意氣君來骨肉臣。想推用意終何在,益壽延年不老春。

歌兮歌兮百四十,字字真切意無遺。若不向此推求去,枉費功夫貽嘆息。

回到頁首

 
太極拳說十要

楊澄甫口述‧陳微明 筆錄

1. 虛領頂勁:頂勁者,頭容正直,神貫於頂也。不可用力,用力則項強,氣血不能流通,須有虛靈自然之意。非有虛靈頂勁,則精神不能提起也。

2. 含胸拔背:含胸者,胸略內涵,使氣沉于丹田也。胸忌挺出,挺出則氣擁胸際,上重下輕,腳跟易於浮起。拔背者,氣貼於背也,能含胸則自能拔背,能拔背則能力由脊發,所向無敵也。

3. 鬆腰:腰為一身之主宰,能鬆腰然后兩足有力,下盤穩固,虛實變化皆由腰轉動,故曰:「命意源頭在腰際」,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。

4. 分虛實:太極拳術以分虛實為第一義,如全身皆坐在右腿,則右腿為實,左腿為虛,全身皆坐在左腿,則左腿為實,右腿為虛。虛實能分,而後轉動輕靈,毫不費力,如不能分,則邁步重滯,自立不穩,而易為人所牽動。

5. 沉肩墜肘:沉肩者,肩鬆開下垂也。若不能鬆垂,兩肩端起,則氣亦隨之而上,全身皆不得力矣。墜肘者,肘往下鬆垂之意,肘若懸起,則肩不能沉,放人不遠,近於外家之斷勁矣。

6. 用意不用力:太極拳論云:「此全是用意不用力」。太極拳全身鬆開,不使有分毫之拙勁,以留于筋骨血脉之間以自縛束,然后能輕靈變化,圓轉自如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長力?蓋人身之有經絡,如地之有溝壑,溝壑不塞而本行,經絡不閉則氣通。如渾身僵勁滿經絡,氣血停滯,轉動不靈,牽一髮而全身动矣。若不用力而用意,意之所至,氣即至焉,如是氣血流注,日日貫輸,周流全身,無時停滯。久久練習,得真正内勁,即太極拳論中所云:「極柔軟,然后極堅剛」也。太極拳功夫純熟之人,臂膊如棉裹鐵,分量極沉,練外家拳者,用力則顯有力,不用力時,則甚輕浮,可見其力乃外勁浮面之勁也,不用意而用力,最易引動,不足尚也。

7. 上下相隨:上下相隨者,即太極拳論中所云:其根在脚,發于腿,主宰于腰, 形于手指,由脚而腿而腰,總須完整一氣也。手動、腰動、足動,眼神亦随之動,如是方可謂之上下相隨,有一不動,即散亂也。

8. 內外相合:太極拳所在練神,故云:「神為主帥,身為驅使」,精神能提得起自然舉動輕靈。架子不外虛實開合,所謂開者,不但手足開,心意亦與之俱開,所謂合者,不但手足合,心意亦與之俱合,則內外為一氣,則渾然無間矣。

9. 相連不斷:外家拳術,其勁乃後天之拙勁,故有起有止,有線有斷,舊力已盡,新力未生,此時最易為人所乘。太極拳用意不用力,自始自終,綿綿不斷,週而復始,循環無窮。拳論所謂「如長江大河,滔滔不絕」,又曰「運勁如抽絲」,皆言其貫串一氣也。

10. 動中求靜:外家拳術,以跳擲為能,用盡氣力,故練習之後,無不喘氣者。太極拳以靜御動,雖動猶靜,故練架子愈慢愈好。則使呼吸深長,氣沉丹田,自無血脈賁張之弊,學者細心體會,庶可得其意焉。

回到頁首

論太極推手

楊澄甫口述‧陳微明 筆錄

世間練太極者,亦不在少數。宜知分別純雜,以其味不同也。純粹太極,其臂如棉裹鐵,柔軟沉重,推手之時可以分辨。其拿人之時,手極輕而人不能過。其放人之時,如脫彈丸,迅速干脆,毫不受力。被跌出者,但覺一動,並不覺痛,已跌出丈余矣。其粘人之時,並不抓擒,輕輕粘住,即如絞而不能脫,使人雙臂酸麻不可耐,此乃真太極也。若用力按人推人,雖亦可制人,將人打出,然自己終未免吃力,受者亦覺得甚痛,雖打出亦不能干脆。反之,吾欲以力擒制太極能手,則如捕風捉影,處處落空,又如水上採葫蘆,終不得力。

回到頁首

 
鳴謝:以上資料由張繼沛師傅整理提供